2006年8月23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九版: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喑哑的牧歌
见习记者 陆国庆 文/摄

  六村位于松阳县南部边境,距县城25公里,石仓溪自东南而西北贯穿其中,两岸青山葱茏茂盛,名木古树点缀其间,风景美不胜收。8月19日,记者到六村了解古民居的现状和保护情况。
  “我原来就住在这里,因为房子要塌了,只好想办法到外面住。”记者随六村的村委主任阙祖荣走进古民居。2000年2月,石仓被省政府批准列入省历史文化保护区,六村是其中的一个村,但记者眼前的六村古民居保护现状堪忧。
  记者随阙祖荣来到了“聚德堂”、“白粉墙”等几座古民居里察看,发现普遍存在柴火乱堆、电线乱拉乱接等火灾隐患;牛腿、窗格、木刻和匾额等“附件”被盗现象很普遍。据了解,以前村民保护意识较差,有人来收购这些东西,村民见有利可图就卖掉了。现在经过宣传和教育后,知道这些“附件”都是宝贝,保护意识比以前强了,卖的人少了,少数不法分子就来偷,被偷走的东西很难追回,成了古民居保护永远的痛。
  记者在松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潘树丰处了解到,由于种种原因,石仓古民居专项保护规划至今还没有出台,保护经费没法向上级申请,保护措施难以落实,村民建房也无法审批,造成村民违章建筑不断,这是石仓古民居保护难的主要原因。其次石仓古民居数量多而且分散,产权属于村民,而村民的保护意识又不高、防范偷盗能力较低等原因也影响了保护效果。
  松阳县建设局规划科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,石仓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是委托省城乡规划院做的,去年4月完成初稿,现在是补充修改阶段,估计这个月底到下个月中旬规划可以下来了,到时候做事也就有章可循了。